五行易经是什么?

乜洲莲乜洲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易经》是指导宇宙规律的一本书! 它没有神话的色彩,是一本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著作。 作者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运行,得出一套理论体系并加以证明这个体系的合理性。 而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阴阳五行。 “阴阳”代表了万物两种相异的本质;“五行”则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属性的简称。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属性: 阴:柔、静、低、暗等 阳:刚、动、高、亮等 金:敛、肃杀、收敛光华等 木:生发、柔和、条达、向上等 水:滋润、向下、流动等 火:炎热、向上的能量等 土:厚重、培育滋养等 所以当我们说到“五行”的时候,实际是指这些性质或特性的变化及关系。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克关系来表示: 相生——水生木、木生火; 相克——火克金、金克木。 这是大自然普遍存在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所以中医理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志”(怒、喜、思、悲、恐)的关系就用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人的五官(目、舌、鼻、口)与五脏也相应配属,如眼为肝之官,鼻为肺之官…… 而“十干”和“十二支”则是对应五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从这一点来说,“天干”、“地支”实际上是代表不同时间的符号,它们与五行、八卦互相配合,构成了一个用于计算时间的基本框架——这就是农历的基础。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十天干、十二地支理解为时间和空间的载体。而“五行的属性”——金、木、水、火、土则是这一载体的功能特征。 在中医的理论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天上有十天干,地上有十二地支,人体内也有五个脏腑。它们彼此对应,相互影响。 所以学习中医必须牢记“十天干”、“十二地支”以及“五行”、“八卦”,这是学习中医的基石。

倪缌扬倪缌扬优质答主

题主,您好! 这里所说的“五行”不是指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元素的意思(这个概念是后人赋予的),而是指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属性。 “阳”代表光明、温热之类;而阴则代表黑暗、寒冷一类。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的阴阳理论以及运用。

至于易经呢,我个人觉得它和五行是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其中有一些道理也是相通的。比如《周易》里有个象的法则——大象无形(因为大就是空无,所以才有无穷无尽的变化)。 因此我认为您说的这个问题应该属于易学或者中医哲学类的范畴吧而不是玄学之类的领域……我是不是跑题了呢?^_^希望有帮助,谢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