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是哪个生肖?
“旦”字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指早晨、早上;而“生”字有“生长”“生成”“诞生”等含义。二者结合,“元旦”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即公历1.1~1.3日这几天。 “元”,始也,凡数之始称为“元”;“旦”,早也。连起来就是“新年伊始”的意思。
而在古代,人们只知“天圆地方”,认为宇宙是个大容器,天在上为圆形,地在下为方形;所以,“元旦”就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朔日(每月初一)。 《荆楚岁时记》有云:“正月一日……谓之元旦,俗号新正。”可见早在魏晋时期,人们的“元旦”概念就已经和现在一样了。但此时,元旦还不是法定节日。
到了南朝梁时,官方开始正式确定元旦为农历的一月一号。同时期出现的《荆楚岁时记》和北魏冯衍写的《燕京杂记》中都明确记载着:“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亦云元辰。” 然而,当时的“元旦”仅仅是个节名而已,并不像现在这样成为法定假期。百姓想放假,还得看皇帝的眼皮子有没有抬一抬。
直到明朝,皇帝才终于答应给老百姓们“放假”(明太祖定元旦朝贺礼)。而且这个假还必须连续上三天!——当然,这三天里官员们也要照常上班,只是不用上朝罢了。 清沿明制,元旦放假三天。但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府纷纷宣告独立,不再受中央政府管辖。于是,各省自行其是的假期制度开始了(四川等省仍按传统放假)。
总之,从清朝到民国初期,“元旦”一直是个阴晴不定的“节”。有时放假,有时不放假,真是让人操碎了心!好在后来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法定节假日制度。经过不断调整与优化,现在的假期已经能基本满足人民的需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