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比赛中的兔子是什么意思?
在田径比赛中,常可以看到一个跑得飞快的人坐在轮椅上,或者跟在选手后面奔跑,这个人就是「兔子的」。 「兔子」(Rabbit)这个名称的来历,其实与兔子毫无关系;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兔子」都是白色人种,而大多数的参赛选手却是黑种人和褐种人,所以看起来就像「白人追跑黑人」一样,非常有趣,因而获得了「兔子」的称呼。
不过,现在多数的大赛都已经取消了「兔子"制度了。 因为用"兔子”带给人家的成绩并不是真正的个人最好成绩或者说达不到最高水平,对运动员的个人发展有很大的损害。而且现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很好的克服这种差异了。
以前“兔子”的任务是领跑,现在不需要“兔子”领跑,改为所有选手同时出发,到终点时按到达顺序进行排名。这样减少了“兔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些特别有趣的比赛还有:400米、800米和1500米的自由泳,这些都是允许潜水,但是不允许踢腿的项目。
2006年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美国选手马克·施皮茨赢得7枚金牌后突然宣布退出,因为他认为赛事组织者允许巴西游手好闲之徒混入决赛,抢走他的金牌,于是拒绝领奖。施皮茨指出,巴西人是靠在途中插队抢镜得手的。 在决赛中,巴西选手埃里奥特·德索萨在距离终点约50米处超越两位美国人,抢先触壁。当值裁判没有发现巴西人犯规,裁定他获胜。施皮茨和另外一名美国选手约翰·尼利同获亚军和季军。赛后,他们拒绝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