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生肖是什么?
公元183年,东汉廷将农历二月作为“龙抬头”节。《后汉书·祭祀志》:章和二年二月乙未,“祠五方上帝于广坛上,各置一坛,皆南向,东祀青帝,西祀白帝,北祀黄帝,中祀赤帝,南祀炎帝;皇帝位在中央,乘黄屋,左纛,大驾也。” 在东汉时期,人们认为青龙(东方之木)、白虎(西方之金)、朱雀(南方之火)、玄武(北方之水)是四大兽神,又称四神。而黄龙则被视为土神的化身。汉代画像石中有众多表现“四神斗法”的画面,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古代五行学说中的“五行相胜”思想。 这种观点认为,东方木可克西方金,南方火可克北方水,中央土可克东南木,西北水的五行属性。然而,到了东汉后期或魏晋南北朝以后,人们把四方与四季相配,以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于是,春季便有了青龙,夏季有了白虎,长夏有了朱雀,秋季有了玄武,冬季有了勾陈。而原属土的中央部位被划分给季冬,称为“白虎季冬之位”。可见,这时的人们已经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二十四节气了。
不过,在道教体系中,春秋又回到了木金相克的顺序上来。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又把正月作为虎头,二月作为龙头,三月作为蛇头,四月作为兔头,五月作为凤头,六月作为羊头,七月鼠头,八月狗头,九月鸡头,十月猪头,十一月猫头,十二月虎头的顺序来排列十二属相。这样,正月就归为寅年丑月,也就是属虎农历正月的人。 如果是出生在农历正月的话,那么就应该属于“寅年”,而“寅年”的正月份又是“丑月”,这样,这个人生出生在“丑寅年丑月”,而这正是“黄牛”的象征。这个人生肖属“牛”。 如此这般推下去,二月出生的人是“卯年辰月”,三月出生的人是“辰年巳月”,以此类推,到十二月为“亥子丑月”。这是典型的道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