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火应该什么?
“木火通明”是什么意思呢,这源自于《玉匣记》中,“正月建寅,其日甲木,天干属木。二月建卯,其日乙木……三月建辰,其日戊土……四月建巳,其日丙火……” 这里将月与日的天干按照五行进行了分配(其实还有地支那一部分,不过都一样)。正月就是寅月,二月是卯月等等这样推下去的,因为每个节气包含两个月份。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在寅月(立春到惊蛰)这个时间段里,天地之间阳气上升,风调雨顺,草木欣欣向荣,这就是木火相通而光明的意思了。 那么反过来的“水木清华”又指的是什么时候呢?同样来自于《玉匣记》“十一月建子,其日壬水……十二月建丑,其日癸水……” 这里的意思是农历十一月(大雪到冬至之间)和腊月(小寒到大寒之间)水气和寒气最重的时候,大地白雪皑皑,万木枯败。只有河里的湖水池塘里的水温度仍然很高,这时候有太阳出来的话,反射出光芒。所以水木相生而清亮明朗。
以上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副动态平衡。因此古人根据这五种元素的特性衍生出了中医理论、周易八卦等博大精深而又细致入微的知识体系。虽然近代科学已经证明世界上并不存在金、木、水、火、土五元素,但是古书上的这些知识却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