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土之母是什么?
土在中立,但并不表示它没有亲疏。 《月令》云“中央生湿,湿中生土”。故土之母亲应该就是湿润了。 五行之中木火金水都是有形的,且需要土的,因此说它们的母亲是土一点都不为过;只有戊土,原无根气,全靠甲丙生扶,因此甲丙就是他(她)们的娘(妈)。 但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土具有承载万物的作用,因此对它的要求是宽厚而不是严厉。所以乙木虽然是木,但由于有癸水滋润,因此这个母土就显得宽松而博爱一些。
至于这个母亲是湿还是干,那要看所生的月份。在季春(卯月)之前,自然是湿土母亲,因为这个时候气温较低,需要湿润的土才能播种。过了季春之后,土不再需要湿润,而是需要干燥以利其生长,此时土的母亲就变成了燥土——在午月(阳气至极),己土甚至不需要水的滋润。 另外,在季夏(未月)则有特例,由于此月阳气极盛,阴液耗损,草木枝叶繁茂需水,但是根部却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否则容易烂根,所以此月的土虽然外热内燥,但其根部的土壤却是相对潮湿的,所以此月的土是具有两面性的——燥而润。
中医五行思想源自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中国古人把宇宙万物分为五大类,认为它们在不断地相生相克之中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的母子关系:
行中有子五行是中医气化学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所谓“母”,是说该行所“生”之行。所谓“子”,是说该行所“生”之行。
五行的子行:土之子为金,其华在皮毛,开窍于鼻、肺。在脏腑中与大肠、肺相合。在志为悲恐,在体为皮毛,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液为汗。
五行具体属性:
一、五脏,即肺、脾、肾、肝、心;
二、五音,即宫、商、角、征、羽;
三、五色,即黄、青、赤、白、黑;
四、五化,即生、长、化、收、藏;
五、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
六、五方,即中、东、南、西、北;
七、五味,即甘、酸、苦、辛、咸;
八、五体,即肌肉、筋、骨、脉、皮毛;
九、五臭,即香、腥、焦、朽、疠;
十、五液,即涎、汗、唾、涙、唾;
十一、五脉,即缓、弦、沉、洪、芤;
十二、五志,即思、怒、忧、喜、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