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怎么穿过珠江?

宣添星宣添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看过一个广州地铁设计的图纸,在珠江下面建造一条新线路,利用挖出的土石方填埋现有线路经过的湖泊和河道。这样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穿江”了 不过这条线最后应该没有开建,因为图纸上一些车站的站名还写着“方案三”,估计就停留在方案的阶段了 这个设计还是很有创意的! 毕竟现在地铁穿越江或河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隧道,另一种就是桥梁。

先来看看隧道的做法,比如南京的长江隧道、南昌的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朝阳大桥至解放西路区间隧道工程等等;再或者像西安地铁9号线纺织城街区的地下通道,这些可以说是隧道形式的“穿江”方式。 但是如果以隧道的形式,从珠江下穿过,那么势必会在江底留下很多的洞室,而且由于长江水下地质结构复杂,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也较多,所以这样的隧道式“穿江”我认为是不可行的(个人观点)

再来说说桥,北京地铁16号线的山河段便是通过修建一座长桥的方法来实现“穿江”的,这算是桥式的“穿江”方式吧。 但是广州的这个方案却是别出心裁,利用地下轨道列车来带动地面交通,同时兼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将交通与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

当然这个方案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造价较高,运营成本可能也比较高,对于周边建筑的影响也相对较大(毕竟要挖地三尺),但是要是考虑到作为百年老店的地铁站的名字有时也要重新考虑一下的哦(比如说杨箕村,以前这个名字可是叫羊趾部的)

赫连月旭赫连月旭优质答主

一般来说,江底隧道的断面尺寸比普通的地铁隧道要大,由于地铁穿越珠江江底施工风险极高,盾构机在江底掘进期间将面临江底承压水巨大压力的风险,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确保隧道在承受江水压力的情况下不发生爆裂、不被击穿,以及避免工程的推进导致江水无法在短时间内回渗。

为了确保安全,盾构机始发前需要在江底超前加固,提高江底的抗压能力,同时盾构机本身也要保证具有能承受十几兆帕的抗压能力,这基本达到了150个大气压的水压。因此,盾构机下井前需要经受专业的“水压测试”。在水下推进过程中,江水通过止水装置间隙持续渗漏进入隧道, 造成在隧道掘进过程中持续积水,需要及时抽排至地面。

此外,掘进过程中江底土层会因为受到扰动而出现回渗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在穿越江底施工期间,需要在江面、江底安排安全监测和巡视人员,对珠江河面的船只及来往的船只进行实时监控,以防重大事件发生,对施工江段的河面实施阶段性封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