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的意思五行属什么?
《集韵》居例切,音记。《玉篇》开也。 又《广韵》《集韵》渠列切,音戟。义同。 又《广韵》《集音》举及切,音嫉。本作啓。《广韵》開也。《集音》闢也,进也。《礼·檀弓》啓乃祖。《注》啓,开也。 又《集韵》呼纪切,音欷。《唐书·文宗纪》上之,其父肃宗之啟;次之,宪宗之啓;下之,吾帝之啓。 又叶巨职切,音炙。《後汉·崔寔传》政教刑罰,人君之大柄。然刑罚不能独治,必倚信於道德。道德不立,刑罚无所受。故圣人举天下之治,莫重于德教。行德教而犯刑法者,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矣。
【说文】古文奇字也。从攴启省。
段注:古文书契多假借「啓」為「啓」,以「啓」字作「啓」字,今則「啓」字通作「啓」。凡经史中「啓」字,不可泥爲正體。
《詩·周頌·清廟》:“爰禮始誥,曰啓厥后”。鄭筆:“啓,始。”(見經典分音註釋) 《禮記·內則》:“雞初鳴,咸盥漱,衣服,賚啓晝。”孔疏:“此明王之始朝,諸臣拜啓白晝之事也。”
《論語·憲問》:“先事而行谓之啓,臨事而懼稱爲豫。”何晏疏:“此二言皆動詞。”(見十三經注疏)
《春秋·桓公八年》:“九月乙丑,晉侯夷吾卒。冬十月甲辰,晋大夫里克弑夷吾之子奚齊。癸丑,晋里克弒夷吾復立惠公。”《公羊傳》曰:“曷為二月滅國一?月謂九月哉!九月、十月,君在晉也。君在晉,何十二月灭國一之有?此之不記,何也?曰:律曆所以書時月也。時失亡矣,月乃無用。”朱熹集注:“啟,開也。此章言君子學道進德,當如春陽發生,萬物自漸而長。若秋霜後來,驟然而下,非時發育,不得其正。”“豫,預也。此章言君子欲事之及早,必須謀之於始,而慮之於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