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狗年是几月?

暨雯轩暨雯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腊月二十二(阳历2019.1.4),狗年起始之日的上午十一点开始起运! 按照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每年起运时间是从立春这一天凌晨三点开始计时的,而不是我们习惯的正月初一或者阴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晚上十点半(交子时)。因为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白天一天天变长,夜晚一天天缩短——自然界万物都在冬眠中苏醒过来,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冬至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冬至大如年”嘛,人们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而到了小寒大寒之际,万物趋于静止状态,没有生机。所以古人认为此时正是“蛰伏”的最佳时刻,万物不用动弹就能安然过冬了。

从冬至到惊蛰这个期间,是万物逐渐苏醒,蠢蠢欲动的过程。所以古人用一个字来表示这个时间的状态——“萌”。这个“萌”字下面是个“木”,上面是个“草”字头。“草木之初生”“草木之萌蘖”,都指万物生长之初的样子 —— 像春天刚刚来到的时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非常娇弱。

那么,为什么要从这个字来给一年之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命名呢?其原因就在于此:这个时候,地上植物的颜色虽然依旧单调,但它们的形态已经开始呈现出些许春意了----“枯木逢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昆虫鸟类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蛰伏”了一冬天,它们也要开始准备“动起来折腾折腾”了。 所以,立春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万象更新!

我是这么解释“立春”二字的意义的:“立”即“开始”之意;“春”即“成长”之意。二者结合就可以理解为:事物开始萌发成长。 而“冬至”和“夏至”相反,“至”有“极致”的意思。冬至是冬季至极,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天比一天短。

那么,为什么二十四节气要在冬至开始计算呢?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古代,人们发现冬至之后白昼越来越长,直到某个日子,白天突然变成一年的最大值,从此白天一天比一天多起来,黑夜则一天比一天少。于是,人们把冬至后白天增长的速度突然加快的那一天定义为“小寒”,之前的日子称作“大寒”;把冬至夜间变短的速度突然加快的那一天定义为“立冬”,之前的日子叫作“小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