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忘什么成语?
忘恩负义
成语释义:恩:恩惠;负:背弃;义:义务,情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成语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背恩忘义,大逆不道。”
成语典故:北齐高帝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北魏政权建立北齐,分封兄弟为王,封高湝为定州刺史乐陵王。高洋死后,高纬当了皇帝。高纬是高欢所宠爱的胡人妃子生的儿子,他整日沉迷于酒色。高纬看到北周的国力强盛,也想仿效北周设官分职,于是采纳大臣和士开的建议设置六官,和北周抗衡。大臣斛律光等人坚决反对,事因此没能成功。
高纬听说皇帝设六官可以得到各种封赏,更加喜爱弄权。这时,南北两朝通使频繁,高纬就派使者去北周,想通过北周皇帝,使自己取得帝号。北周皇帝故意下诏册封高纬为太上皇帝,北齐的大臣和百姓非常怨恨北周。和士开又借机制造舆论,表示赞同设官分职。斛律光率领军民请高纬收回成命,高纬反而听信和士开的话,把斛律光关进了监狱。北周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分兵两路进攻北齐,一路攻打并州,由韦孝宽率领;一路攻打定州,由于谨率领。韦孝宽带兵来到并州,城内的北齐守将高阿那肱以城投降。于谨率兵攻向乐陵王的据点定州,乐陵王高湝想率兵出击,但城内的北齐守将高孝瑜认为兵少将寡,于谨兵多势强,主张投降北周。乐陵王高湝大怒,想杀了高孝瑜,高孝瑜非常害怕,密报于谨,于谨率兵进了定州。乐陵王高湝想带领亲兵杀出一条血路,高孝瑜不答应,把乐陵王高湝等人都捉了起来。大丞相斛律光听说定州失守,高湝被俘,非常气愤,决定带兵去救,被高纬的亲信高阿那肱阻止,只带了几千军队到邺城郊外。高阿那肱以皇帝的名义召斛律光回邺城,斛律光不从。高阿那肱假传有皇帝的手令召斛律光回城,斛律光知道不对,想退回军营,被高阿那肱的兵士射杀。北周人听了这个消息,乘胜进军,很快攻进邺城,北齐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