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自身的五行?
“五行”,原是古代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是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 中医用五行来概括生理学上的物质属性,如:木代表肝胆,火代表心脏小肠,金代表肺大肠,水代表肾膀胱等。 中医还常常把病理现象归咎于五行的失常:如心火太旺,肝阳上亢,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等等。 这种阴阳五行学说,后来被借用到了心理学领域当中。
在心理治疗中,经常会用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用来协调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比如,有情绪问题的人往往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火克金),因此通过疏通肝经,疏散肝火来调节情绪(木生火)。
现代科学认为人的情绪和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密切相关,而中医则是直接从脏腑出发,通过调畅气机来影响情绪。所以无论是从中医的理论来看还是从现在的科学研究成果,都表明了情志问题的根子其实在五脏(五志过极)。
运用五行还可以推演一个人的性格优势及缺陷。
比如,一个人生辰八字中的天干甲木很旺,地支有强根通根,又生在春天,属于木特别旺的状态。这样的人一般具有较强自信心,自主性比较强,思想比较独立。但另一方面,过于自信就会变成自负,自命不凡容易目中无人。
又或者是年干月干全是伤官,年支月支全是七杀,这种人一般都是口才很好,能言善道,自我感觉也很良好;但缺点就是说话太直,没有分寸,不中听很容易伤到人。
再或者四柱中官杀混杂,这种人一般比较容易纠结,优柔寡断,不够自信,凡事没主见…… 这里讲的只是五行理论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虽然很简单,但它却是中医、道家、算命看相、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