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里哪个代表金钱?
古人把世界上的事物归为五大类,也叫“五方”、“五行”,分别是 金 木 水 火 土. 它们分别对应着现在所谓的金属(金),植物(木),液体(水),高温烧灼的气体(火)以及泥土(土)。 在古中医书籍中经常见到 “金主敛,木主散,水主润,火主升,土主布” 的说法,这里的金不是指钱,但是可以理解为货币,因为货币有着上述几类物质的特征。
1. 流动性差,不易损坏,保存完好的古货币;
2. 价值可大可小,有固定数额和有价无市两种形态;
3. 有储藏功能。 所以,如果以物质形态来看待金钱的话,那它就是金,而且只有它才是金。 但是这种理解太肤浅了,会误解古人的本意。 因为上面那些属性并不是金的专属,别的物质同样具有。
比如冰是水的固态,但它却可以储藏热量,有升温的功能——“石块生温”;丝绸木材等植物材料可以制作成纸钞,具有流通功能—— “树神化宝”。 这其实是在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可以比喻成金,也就是说从象征意义上来说,金代表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 而这种思想正是源自于《易经》中的“大衍之数”,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一个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而一个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如此一直分解下去,到最后你会发现不管是一粒米还是一颗钻石,它们的核心成分都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古人说“物极必反”,就是说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逐渐积累而成的,当你把它分解到极限,最后你会发现无论它是庞大的还是微小的,其实都是一样的。
因此《易经》又说:“物相非,终始本末,形盛色彰。”“孰不知止,穷极生变。”这句话意思是:世间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实质却是相同的,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当达到极点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为什么我说这话可以理解成金钱代表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呢?因为当你不断深入地挖掘,你最终会发现不管是多么庞大或是微小的事物,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只要是物质,就可以用钱买到。 这样看来,钱其实不是钱了,而是代表了无尽的宇宙能量和万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