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拉动经济增长?
首先,GDP是什么? GDP是Gross Domesical Product的缩写 什么是domesical product呢? 这个词汇是约翰·穆勒在《经济学原理》中创造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的生产物(product)”,他同时创造了“国内生产”(domestic production)这个术语来指代这一概念。因此GDP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产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量。
GDP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支出法(见下图),这种方法是将某国的生产总值看做是这个国家所有的消费者(C)、生产者( P )和政府( G)支出的总和,即GDP= C+P+G。 所以要增加本国GDP的方法无非有两种:第一,增加消费(C);第二,增加投资和出口(P&G)。
那么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如何进一步刺激消费? 先来看看居民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下降到了67.6%,比1995年的86.6%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而投资需求的增长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1995年的37%上升到2014年的66.1%。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而对居民消费的增长则相对忽视。这是很不正常的。要知道,最终消费才是GDP中的大头啊,它应该居首才对!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直在搞重工业、基础工业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最终消费需求的重要性呢?!难道我们不搞最终消费只搞投资和出口就能实现经济增长吗?!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经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拯救低迷的经济,美国政府不但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属于投资需求)而且还大幅增加政府购买(这也是财政赤字的原因之一),这样就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当然,美国的这次经济复苏是有代价的——海量的通货膨胀和高企的债务水平。但这毕竟是经济发展的现实。 中国现在的状况与美国当时非常相似。都是房地产泡沫(中国的房价是美国的一倍多),都需要扩大基建来冲抵产能过剩,也需要政府买债来促进经济发展。唯一不同的是中国没有美国那么高的通胀和债务压力。所以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依然很有希望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也就是说,最终消费和投资会重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