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禁止稀土?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事实,那就是中国的稀土储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有色矿石堆”,拥有全球近一半的钨矿、锂矿和稀土矿产,但这些都是矿石而非矿产(只有经过萃取加工的矿石才能被称为矿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稀土矿原矿产量为69.6万吨,同比下降4.3% ,比上年减少8.6万吨;同年,中国共生产氧化镝2745吨、三氧化二锑33056吨、氧化铽5258吨、氧化镥302吨,分别同比增长0.5%、-11.4%、4.7% 和-17.9%。 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稀土出口国,每年都要面临巨大的贸易逆差——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为239651吨,价值115亿美元,而进口量则仅有9983吨,价值5.8亿美元。两者相减的结果是中国对稀土的出口额是进口额的20多倍。 (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一直都是顺差状态,也就是说,虽然中国人买走了世界大部分的稀土(因为价格低廉且质量较好),但这部分产品最终又都回流到中美等国用于高科技产业,我国那时也是世界最重要的稀土产地之一。然而到了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稀土等矿产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国内企业产能跟不上,导致我国不得不增加稀土进口数量,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巨额贸易逆差。
第二,中国之所以还没有完全放开稀土对外出口,是因为还有一部分未利用完的稀土储备。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国在2010年至2013年间共开采了约7200万吨的稀土矿石(以氧化物形式计),其中5500万吨被用来冶炼制取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剩余的部分一直被封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7200万吨的稀土矿石中,有大约4100万吨属于轻型稀土(La、Nd、Y混合物),这些轻质稀土如果全部提炼出来可能相当于世界总开采量的3/4还多,规模相当惊人! 如果把这些轻稀土全部用来提取重稀土,那足以满足当前全世界市场需求20多年。由此可见中国政府控制稀土出口还是有足够的底气。
第三,中国确实曾经通过行政干预手段来限制稀土价格。 但时至今日,这种直接干预手段已经很少见了。目前国家主要是通过发布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对稀土市场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