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和国企的区别?

俞素红俞素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企业产权的性质不同 国企是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而民企则是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企业; 简单点说,就是谁投资的,谁才是老大。

2、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同 国企承担的是社会职责,即不仅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还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的实现; 而民营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在经营策略上,国有企业会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比如交税要多一些,安排就业要优先照顾当地群众等;而民营企业家更侧重于如何赚钱,少缴税或者转移利润到地方以外的地方纳税等都是他们考虑的范畴。

3、企业经营者的身份不同 国企的经营管理者一般是由国家任命的,叫做官员本位;而民营业者的经营者大多是通过市场选拔的,叫做商业本位。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曾经的中国首富陈天南(南德集团),他既是公务员(正厅级)又是私企老板。

4、企业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 前面讲了两者对于社会和投资者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履行义务上的侧重点不一样。至于权利,理论上讲,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其经营权都属于法人代表(总经理),只不过由于国资背景,国企的领导更多了一种监督的权利(权),因为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关系到投资者,更涉及到国家安全(毕竟很多重要行业被私人企业控制着,万一有什么想法……) 另外就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尤其是遇到了金融或者贸易上的危机的时候,政府一般会向国企施以援手,而不可能让民营企业在其中自生自灭——这点像德国,即使再穷,也穷得干干净净,根本不可能出现“老赖”,所谓“债多不愁,虱多不痒”就是这个道理吧!

桓珊颖桓珊颖优质答主

对于这两种企业类型,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管理体制上的区别、用工制度上的区别和分配制度上的区别。那么我们不妨从这三点着手进行比较。

1、管理模式。对于国企而言,其管理的核心不是以企业本身的利益及效率为最大化的出发点,而是在“成本-收益”函数中引入了诸如社会效益等无法量化指标。由此导致国企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效率低下,政企不分现象严重。

然而民营企业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为根本目的,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往往具有更大的弹性,也往往更有效率。

2、用工制度。从用人角度看,民营企业在用人问题上更为自由、灵活。而国企在用人问题上不仅受劳动法的限制,而且具有大量冗员,冗员的消化又受政府文件的制约,“铁饭碗”、“铁交椅”仍广泛存在。由此导致民营企业较更具有在人才方面竞争力,具有更多竞争优势。

3、分配制度。对于分配制度而言,两者本质上差别不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平均福利待遇方面。国企员工的整体福利待遇较同等规模的民营企业要高出一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