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兵败里约?
从宏观上来讲,中国兵败里约有三大主因。一是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夕,国际奥委会有意无意地强化了政治对奥运会的介入,而这一行为是在把奥运精神往神灵方向抬举的同时向正在崛起的东方势力施压;其二,自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以来,特别是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整个中国社会始终处在一种“和帝国主义斗争到底”的氛围之中,这种社会氛围自然会对中国的体育事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奥运会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竞技场正是这种民族主义激情的最好释放端口之一;其三,里约奥会前夕,中美贸易战正酣,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面临的外贸风险被空前放大,此时让国人面对一个可能损失数十亿美元盈余的下场而全力一战的可能性自然是微乎甚微的——这当然不是说中国输掉了里约奥运会就会有多少美元流失海外,而是说如果中国人没有为奥运奋勇一战的决心,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在别的领域(如科技)付出比金钱更重要的代价。
从微观上来看,中国军事实力的展现则是由三大主因导致的:其一,海军主力缺席。里约奥运会期间正值南海仲裁案裁决前夕,美国航母战斗群进驻西太平洋,同时在中国与菲律宾之间有数艘航母进行演习;在此情况下,中国唯一可使用的核动力航母辽宁舰前往大西洋执行训练任务,致使中国海军在五大洋中仅有北海、东海、南海三分之一的海上力量可以调遣——这固然有显示我国远洋能力之意义,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否认它所造成的直接后果,那就是中国海军在制海权争夺上力有不逮。 其二,空中力量投入有限。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夕,美军F-22战机再次入侵我国空域,而在奥运会期间此类事件更是多有发生,虽然最终都被我空军驱逐或干扰,但是F-22这样的高端战机却得以在我国近万公里的领空内纵横往来、耀武扬威——相比之下,我军能与之抗衡的战斗机歼-11系列乃至刚成型的歼-31也只有在中远程才能与其媲美,至于像苏-30MKK/MK2这种远逊于美帝的高端战机就只能勉强与其周旋于边境领空了。于是,美国飞行员得以在近乎无限制的自由空间内实施对中方的监控行动;而我方则由于战略投送力量的局限,只能将为数不多的作战飞机部署到邻近区域,从而在全局上处于被动。 其三,地面部队临场调整不利。我陆军赴里约参赛的步兵某师原本隶属于中部战区,而该兵团在历次的联合演习中都是作为对手出现的,由此一来,该部在抵达里约后还需要重新建立指挥体系,协调行动步调;更何况该师所属的某机械化团还因车号违规遭到解扣,以致于无法在赛间展示重装突击能力,贻误了战机。虽然我方参加了所有的三项赛事,然而除却杨帅策骑雪橇取得铜牌外,我在其他两项上的投入都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