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錄字五行属什么?
“錄”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 “彔”字旁代表字形,属于木;下面的 “録”属文字部首,表示字义,即“采集”之意——采,也就是拿起来。
“采”这个字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上面“乃”表示用两手摘取,下面的“爪”表示用手指收集的意思。采的本义就是摘取、搜集。《诗经》中有“采葑采菲”,意思是说采摘扁豆和韭菜。
由采的本意可以推测出录的字形。 古代的“采”字写作“䓄”或“𣆽”,上部分是“乃”,下部分像双手捧住东西的样子。后来“𣆽”字形改为“釆”字头,“採”成了正式的汉字,而“䓄”则变成了异形字。
到了小篆阶段(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推行秦隶),字形又变成现在这样了——“录”字头,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现在的“录”字已经没了“采”字的本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得很明确,“录”的本意是“聚”。段玉裁在注中说得更具体:“凡经传云‘录’,皆‘聚’之义。”“记录”的“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汉语中“收录”的“收”通假“收”都是这个字。 那么既然“录”的原意为“聚”,“集”起来肯定是“木”——与木有关的词大多属中性,比如“草木”、“树木”等,但“录”字却不是。它属偏阴性,与土有关的词多为女性,比如“土地”、“土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