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疫情损失多少?

上官大辰上官大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算经济账从来都不带犹豫的,只算直接损失,根本不考虑间接(溢出)效应。因为对经济影响做出任何乐观预测都是不合适的——你总不至于真的觉得疫情会很快过去吧? 因此我的计算前提是疫情爆发在2020年2月15日,即比实际早了两个月,且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份。

首先是中国经济本身遭受的损失,这里主要考虑消费、投资和外贸三部分。 被“封城”的武汉本来是个工业重镇,其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不小,还是汽车工业基地之一。这次疫情让武汉很多企业停工停产,造成经济损失自然少不了。 我们暂且忽略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如人人自危不敢出门导致的消费降低等),单从损失的企业产值来看,根据中信证券的分析,武汉大约有一半工业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停工,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47%,按此计算,相当于武汉一个月失去了约6000亿元的工业产值。

除了武汉之外,其他地区也受到疫情的影响。以浙江为例,作为外贸大省,浙江省许多外贸相关企业都受到国际贸易萎缩的影响,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同时为了应对疫情,政府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防控,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化为生产和生活的成本,增加居民负担。

不过考虑到疫情期间居民消费意愿偏低,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因此最终真正由疫情引起的经济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如果从宏观层面估算由于疫情防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恐怕是一个无底洞,因为谁也不知道疫情到底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产量约占全球的7%,出口产品涉及各个行业。

虽然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有较大需求,但各国在疫情爆发之后纷纷采取封锁措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造成了一定冲击。据海关总署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789亿美元,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金额400亿美元,下降7.5%;进口金额为389亿美元,下降5.3%。 随着全球疫情的加剧,有许多国家开始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甚至实行贸易制裁。据海关统计,前四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3795亿元,同比减少6.4%,其中出口7030亿元,下降7.0%。

除了进出口受到影响外,境外投资的本土企业也可能受到牵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关于境外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受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不能按时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签订贸易合同的外国商家,通过协商或调解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如果协商调解不成功,则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很多地区都在大力推行线上办公,这使得互联网服务消费逆势上扬。 除了直接损失以外,疫情还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对于未来的悲观预期会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从而降低边际消费倾向。同时,企业经营也存在很大变数,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可能因为疫情而面临破产风险,这些都可能成为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问题。

井海宁井海宁优质答主

1月23日起中国对武汉实施封锁,严格“封城”管控疫情,之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而其他国家由于初期对“新冠”病毒的重视程度不够,疫情逐渐呈失控趋势。截止4月15日,中国感染和死亡人数较轻,而欧美地区疫情依然严重,有恶化趋势,尤其是美国,感染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超过59万人和2.4万人。

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外生变量,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于当年的经济影响是季度GDP增速下降0.89%,两年经济增速下降1.08%。而对于当前的疫情,由于传染性更强、疫情更为广泛,且由于“封城”、“停产停工停课”等措施防控疫情导致企业生产暂停,居民收入减少,消费受到抑制,疫情对于当下经济影响的程度会超过非典时期。

疫情导致欧美地区失业率上升,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上周先后公布3月失业率,美国3月失业率从3.5%上升至4.4%,失业人数增加140万人,创18年9月以来新高。而3月的失业率还没有完全体现疫情的影响,3月最后一周美国申请失业金的人数超过600万人,首次超过历史高位,此后更是进一步上升,因此预期4月或出现更高位的失业率水平。失业率的大幅抬升反应由于疫情导致欧美国家纷纷关闭经济,企业生产受到抑制,企业员工被裁员。

中国由于春节错位的原因导致2020年1月和2月失业率有所抬升,到2020年3月失业率为5.9%,较2019年平均失业率上升0.71%。由于3月“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的尾声,且复工后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因此失业率环比有小幅下降,后期中国的失业率还将继续下行,而疫情对欧美地区未来失业率的影响将逐步体现。

美国失业率的上升导致就业市场恶化。对于美国而言,一旦失业救济金用尽,低收入群体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从而影响这部分人的消费,因此美国政府对于财政政策救助力度较大。4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全票通过一项新法案,为遭受新冠疫情打击的工人和企业提供4840亿美元援助;美国众议院在本周五将投票表决该法案。而此前,两党已在3月通过了789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实际损失要远远大于2003年非典疫情,疫情在1月和2月爆发,尤其是春节之后(因1月春节返乡有较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导致经济活动大幅度缩减,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降6.8%,服务业和消费所受影响较大。

2月下旬开始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产恢复,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逐步降低至无影响状态,但同时全球疫情开始升级,欧美国家爆发集中疫情。中国虽然3月已解除主要区域封锁管控,但企业复工复产需要时间,且受制于海外疫情发展,生产完全恢复至正常速度需要的时间仍较长。受疫情影响,3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8%,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均未达到历史复苏同期水平,显示出疫情对于经济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仍然较严重。

疫情冲击影响下中美CPI增速差异增大,PPI增速下滑。从CPI变化上来看,在疫情冲击的影响下,中美CPI增速差异增大,美国CPI明显上升,而中国CPI增速出现下降。美国CPI在2020年3月增速达到2.6%,而同期中国CPI仅2.8%。从PPI来看,中美PPI的增速都有缓慢下滑趋势。2020年3月中国PPI增速下滑到-1.5%,美国PPI为1.8%。

疫情导致全球贸易增速继续下滑,WTO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速为-3%。由于中国的疫情最先爆发,1、2月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17.2和-4.0,虽然3月出口有较大反弹达到-6.6%,但进口只有-0.9%,仍受到全球疫情影响贸易增速较正常年份较低,且3月我国对美出口增速进一步下降,降幅达到-24.8%。中国与美国贸易逆差达到430.27亿美元,下降4.01%。

疫情导致中美两国货币和财政政策趋松。货币方面,美联储为了稳定经济,已经进行了多轮的降息等措施,联邦基金利率降低至0%附近,同时宣布了无限量的量化宽松政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