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克金哪个不好?
这个题目有问题,五行相生相克其实是相互成就的。 比如木生火,其实是指木燃烧产生的能量供给给火,使火燃烧得更旺盛;而火生土,其实指的也是这个意思,火的能量供给给了土壤中的微生物,让它们更加活跃,从而加强了土壤的吸收功能(通俗点讲就是土地更加肥了)。所以说五行相生的过程其实就是相互供养、共同成就的过程。
反过来,水克火,其实是指水火不相容,水要灭火,而火要蒸发水,二者必须分开才能各得其所;同理,金克木,也不是说金子能斩断树木,而是指金净化了木所需的水源,使水能更好的滋养林木;而木克土也并非是说树木能够折断土,实际上是树木吸收土中营养物质供给自己生长。所以,在正常的生克制化过程中,没有所谓“谁克谁”的问题存在。
总之,阴阳平衡才是王道!一个健康的生理机能应该是阴阳并重,相得益彰,而不是谁克谁。《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做好顺其自然,避免情志内伤,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能维持阴阳平衡,保持健康。
火在五行中表示热,有炎上、干燥、浮散、明亮、外向等引伸特性。在自然界有火热之气。
在人则有热性,火热内郁时,易引起各种热证,出现热性亢进的表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火(指人体正常的生理之火)生气,壮火(指不正常的病理的邪火)食气(消耗人之正气)”,所以,火太过最易损伤人体。
火为阳邪,其性灼烈,“诸热瞀瘛(maochi昏,病名)皆属于火”。“瞀瘛”之病即因火热内迫神明而引起之病,表现为神昏谵语,项强抽搐等。火易耗气伤血,引起大汗、伤津、耗血等。火易生风动血,因火热内迫,则肝阳燔张而生风;迫血妄行而为溢血、衄血等。火易上炎,出现“诸病……疮肿,皆属于火,上为口喎(wai口歪),下为卒痿”。火热之邪袭表,多易化燥入里。
火为邪气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多由邪热内侵所致,虚火多由阴虚阳亢所致。因五行中水能克火,所以治疗实火病变常用寒凉药以清火泄热,即“寒者热之”。
心所主之“神”有鼓舞脏腑经络之气,促进气化的作用。“心为一身之大主”,全身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全赖心神主持。可见,火旺、火虚、水火失济等皆能引起虚性病变。因五行中水能克火,所以治疗虚火病变常用滋补肾水(乙癸同源)之法,以滋水制火,即“虚则补其母”。
火与热为同气相求者,故二者常相伴而致病。其为病特点主要有: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如热病见高热汗出,烦渴喜冷饮,面赤口渴,脉洪数等。②火易伤阴,涸竭津液。热邪在表,有伤气消耗津之弊;热入营血,有伤血耗阴之害,如发斑、衄血、便血、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等。③火热易致发痉、抽搐、疮痈、疔疖、丹毒、黄疽、流注、崩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