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北京地铁调价?

空锦霞空锦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几个点吧,供探讨: 1、修建成本:修建一条新的地铁线路的造价,大概在20亿左右(全地下)。由于地处帝都,施工难度和征地难度都要大一些,成本要略高。如果修一条高架线,虽然用地少,不占地,但是建设工期长,受天气影响大,维护成本高,每公里大概要多花3-5亿元。

2、运营成本:地铁运营的成本主要是电能消耗和人员成本。由于地铁是全封闭运行,没有车辆行驶过程的能量损失,所以电能消耗主要来自于列车内、车站内的设备,包括通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自动扶梯电机等等。以一列6辆编组,每日往返运行两圈来计算,全年约600趟次。假设每趟运行耗电量1.2度/百公里,则全年耗电量为720万度。根据国家电网提供的电费价格,0.4元/度计算,则每年需要支付288万元的运行费用。(这个数字比较大,所以我选择保守估计,实际应该比这还要少一些)。人员成本的考虑主要包含在维修保养费当中,每公里9千元的标准,应该算是比较低的了。

3、收益:除了政府每年直接补贴给地铁公司的30多亿以外,通过增加票价来获取的收益,用来弥补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不足。按照目前的票制方案,涨价后乘客每乘一次地铁花费的钱基本不变,还是4元钱/人次(除学生票外)。但原来乘坐两次地铁才能覆盖的成本,现在只需要乘坐了一次就能覆盖,那么每次多收的一元钱,其实就来自两次出行的支出,而不会额外增加运输的总量,所以从边际效益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

胡家瑞胡家瑞优质答主

北京市2003年确定轨道交通起步价2元,至今已超过11年未作调整。2007年北京开通“一线三段”51.9公里的线路后,地铁线路和客流成“井喷式”增长。北京公共交通的客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地面公交客运量由2007年的每月18亿人次下降到2014年的每月10.23亿人次,降幅达43.2%。轨道交通客运量则由每月1.3亿人次增长到每月3.27亿人次,增幅达151%。

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数据,自2010年起,北京地铁已连续4年超负荷运行。随着线网规模的扩大,设备维修量持续增加,人工成本迅速增长,运营支出快速增长,企业累计亏损已严重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影响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目前,北京轨道交通人均直接成本为每年314元,在国内外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