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躲什么生肖?
“立春”节气,古代民间习惯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焉。”也就是说,从立春开始,气温逐步升高,万物复苏,自然界生机盎然。 然而,在一年十二个月当中,“立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农历正月前后。古人在“立春”节气期间,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自身的阳气,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一年有“四季八风”、“五脏对应五行”之说。“四季八风”即“东风解冻,南风熏风、西风燥风、北风寒流和东北风冷流”等5种风气;“五脏对应五行”是指“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且用“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对五脏进行归纳。 立春之后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此时,东风解冻,寒气渐消;天地之间,阳气升腾。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此时五行属木的肝脏及其功能增强,木生火(心),因此心脏这一全年主阳之脏也开始活跃。
然而,阳气萌发需要有一个过程,在春季来临之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减少耗损。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6点:
1.睡好子午觉,晚上子时(23点至次日凌晨1点)最好熟睡,中午午时(11时至下午1时)也应“小憩”一会儿;
2.避免夜生活丰富,扰乱生物钟,破坏体内阳气生发;
3.及时调节情绪,放松心情,避免抑郁或暴躁,否则会影响肝脏疏泄功能;
4.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促进新陈代谢;
5.戒烟限酒,切勿过度劳累,以免损伤体内阳气;
6.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多蔬菜瓜果。 不光要在春节重视养阳,其实一整年都要重视阳气的补充。因为,人的健康与“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黄帝内经·灵枢·天年间》 意思是说,人的生命犹如太阳一样,如果失去阳光,就会缩短生命周期。所以,我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保护好阳气,补充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