骛指什么生肖?
“骛”,形声字。从马,从勿。本义:驰逐;奔走。 《说文》: “鹜,走雏也。”段玉裁注:“谓其行疾如雏鸟之走。” 这说明“骛”字的字形和字义都有些像“乌”。 在甲骨文中,“骛”的字形就像是一只奔跑的鸟,或者用现代汉语来形容就是:一只正在飞奔的乌鸦。金文中有些字形上部的“鸟”变成了“马”,但意思还是指鸟。
小篆把甲骨文的金文字形整合了起来,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楷书字形。不过,尽管“鶼”字的变化多端,意思还是指鸟。 那这个“鶼”指的是哪种鸟呢?就是鸿雁。为什么是鸿雁而不是别的鸟?因为古人在观察鸿雁迁徙时总是成群结队,而且飞得很快,就像现在大雁南飞的景象: 所以说,“鶼”字的本义就是指代鸿雁。
但是,由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动植物的分类没有现在这么科学细致,所以人们经常用“鶼”来泛指鸟类中能飞的动物。例如: 秦简《编年记》:“戊戌,鴈至再,鶼。” 李斯《谏逐客书》:“鶼鸣兮啾啾。” 王维《送元二使西安》诗:“鶼鸣何遽兮,幽咽凄清。” 宋人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词:“灯火万家城四畔,箫鼓中流歌数万。”
雉鸡,一种野鸡,古代常用作“雉堞”的代称。“骛”是一个会意文字,字从马,从祭,祭亦声。“祭”在甲骨文中写作祭肉之形,转注为祭祀神衹,转注为祭祀天地,“祭、肆、祠、祀”字义通。这是指以骏马祭天,也就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之谓。本义:古代祭祀时所牵的骏马。引申义:骏马、良马。
一、“骛”是一个生僻字,与“鹜”、“婺”同音,也与“鹜”、“婺”形似,所以经常混淆。“鹜”有两个义项,作为名词指“野鸭”,作为形容词有“庸俗”的意思,用得最多的成语是“趋之若鹜”,“鹜”是“野鸭子”的意思。“婺”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xù”,指婺女,是中国二十八星宿之一,一个读“wù”,是一种古代妇女佩戴的首饰,如“婺叹”、“婺徽”。
二、“骛”字用作词语时只有两个,一个是“好高骛远”,指在工作等各方面不脚踏实地,追求不可实现的东西,另一个是“鹰扬虎骛”指志向远大、英勇威武的样子。
三、“骛”字在成语中只在“骐骥伏枥,驽马十驾”这个出自《三国演义》卷首语的成语中出现过。后人习惯用“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来表达勤勉不懈的含义,如宋代苏轼《上韩枢密书》:“虽然,愿得开陈所怀,阁下少垂察省,以为驽马十驾之助,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