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满是什么生肖?

陈雨馨陈雨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应该是“蟾宫折桂”的典故,这个典故说的是月宫里有棵桂花树,如果有人在月初到月中的时候在树下摆上香案,月亮升起来时对着月亮烧香祝拜,那么就会获得桂树的果实——圆月的荣耀,而一旦获得了这荣耀,科举考试就可以高中,比喻考中进士。 这个故事里的“折桂”,是指折取月亮里桂树的枝条,象征金榜题名;而这枝桂树就是月亮里的那棵,因此也叫作“蟾宫折桂”。

这个故事出自唐代段成式所撰《酉阳杂俎》(酉阳,指酉水之阳,即今重庆市酉阳区)一书,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和子京兆韦庄有一位邻居家子弟,才学广博,文章写得好,尤其擅长写诗,当时号称“小友”(与“小朋友”含义不同,不能简单理解为“小孩子”)。 这位“小友”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第二名,这个名次叫作“桂冠”或“桂枝”,获得“桂冠”者,被称之为“折桂人”、“折桂枝”。

唐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中第者的名字要载入国史,称之为“题名”。有位诗人写了一首《及第后寄东归诸校书》,其中有一句“成名第一甲,题姓名石碑”,说的就是这种“题名”。 而“蟾宫折桂”这一典故的正典出处也在这里:有位探花使者到了西川,发现一个老妇人正在给人家新科进士家门上贴春联,他见上面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心想这是新科进士写的诗吧,于是就把这首诗抄录下来,并署名“探花使”。 这首诗的全貌是这样的: 传说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曾经夜间做梦,梦见自己飞升上天,结果在地上找了个空桂子插进自己的帽子里,这才算是完成了一次飞行。唐宪宗后来把这件事告诉给了翰林学士王涯,请求他对这首“自创”的诗作出解读。 王涯仔细读了这首诗,对宪宗说:此梦大有道理可寻,“春风得意”四句皆好,最妙的是最后一句“蓝关寒欲尽,晨旭暖相迎”。

为什么要提到这句?因为从腊月十五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日,这整整一个月时间,正是太阳由寒向暖转换的阶段,每天太阳由东方升起,是春天来临的象征。而最后两句中的两个“春”字,正对应着这个节气特征。 另外,还有史料记载了另一则有关“蟾宫折桂”的典故,与“蓝关”有关。 在唐代,每年秋闱之后,新科进士都要到京城外的蓝田寺拜谒昭灵夫人庙。这是因为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年秋天瘟疫流行,死伤无数,只有刚到蓝田寺中的新科进士无人染上瘟疫。

事后,大家才知道原因是在八月十五这天,这些新科进士们到昭灵夫人的宫殿前摆上香案,焚表礼拜,祈请庇护。而这一天恰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 所以后来的中秋之夜,无论贫富贵贱,家家户户都要置办酒席,全家一起赏月、吃月饼,以示团圆吉祥。而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