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香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于岫翠于岫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民间素有“诸药之中,茯苓为首”之称。 《中国药典》中关于茯苓的记载有: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渗湿止泻,温肾补中。用于水肿胀满,脾虚泄泻,遗精,白带多。 目前,药理研究表明,茯苓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多糖和甘露聚糖等。这些药物成分能够显著地降低血管通透性,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组胺、5-羟色胺等致炎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较好的消炎作用。同时,它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它还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肿瘤、抗突变、抗病毒等作用。 由于茯苓药性平和,既能祛邪,又能扶正,故古今用之范围广泛。目前,已被应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并均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但需特别注意的是:外感湿热者忌服。即患有湿疹、皮炎的病人,也不要食用该食品。因为中药药效相对较慢,而茯苓又是补药之一,因此服用时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擅自加大剂量。

2.赤小豆 赤小豆又称红小豆、红豆。 《中国药典》中记载:赤小豆,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湿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热淋,小便不利,黄疸肝炎,呕吐腹泻,便血痔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赤小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可辅助治疗上述疾病。并且还能显著降低血糖升高,因此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赤小豆属于药食同源的补益中药材,在临床上不能自行随意使用,应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3.薏苡仁(薏米) 《中国药典》中关于薏苡(薏米)的记载为: 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健脾开胃,除痹止痛,祛湿利尿。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四肢倦怠,脚气病,风疹瘙痒,尿路感染。 早在唐代,名医孟诜就指出:“薏苡人皆餐食之,味美,且具去毒之功。”明代李时珍认为:“薏苡仁,乃治湿邪之道。”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薏米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而且对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