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地震了吗?
2018年1月16日凌晨,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北纬27.59度、东经109.06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这是湖南省境内迄今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湖南人离地震最近的一次。 许多外地网友惊呼:我这么怕死,怎么会发生在湖南?!
其实啊,湖南是华南地震活跃带的一部分,每年大约发生一两千次大小地震,只不过大多数都不足三级,人们感受不到。 三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差不多有两百多次。 不过两千多年的史书文献记载来看,除这一次以外,历史上湖南大地震并不多,最著名的要数唐代的宝庆府地震和康熙年间常德地震。
先说唐代的那一次。 据《旧唐书•五行志》载,唐元和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821年1月15日),江南东道宣歙池等州发生地震,“民室颠倒,城廓震动”,“计陷没人口,不可胜记”。这次地震波及面广,今浙江、福建一带也感震动。
再说那次常德地震。 清康熙三十年十月十三日(公元1691年11月18日),直隶省南部地区发生里氏7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震感。湖北钟祥县(今属湖北省荆门市代管)知县顾贞观对此次地震的记录最为详尽: “初九晨,地大震……屋舍倾圮无余,城堞塌尽。城中积水深丈余……” 康熙三十三年正月十九日(公元1694年2月15日),又一场强烈的地震袭击了常德等地,康熙帝得知后急诏群臣商议救援办法,并命令各省按例蠲免当年税款。
这次地震给常德带来的损失相当严重,城区一片狼藉,沅江两岸的堤坝均出现裂缝; 城外武凌河岸的土堆,在强震作用下坍塌下来,堵住了河道,水患随之而发。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地处湖湘丘陵地带,土质结构十分松散,地震发生后引起大量滑坡,很多山体都出现了崩裂现象。
据统计,仅石门县就发现有崩塌石块25处,山体垮塌24处;慈利县有崩塌石块9处;澧县共有22处崩塌、落石隐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