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仲笑仲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好发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儿童的咽鼓管宽、短、平,鼻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容易流入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另一方面,因为婴幼儿的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也容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为宝宝耳朵疼痛、哭闹不安或烦躁,用手抓耳朵,有时甚至头部左右晃,耳朵中有异常分泌物,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耳鸣,重者则听力下降,对于宝宝的语言发育有很大影响。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在治疗上主要是清除中耳积液,缓解压力,预防继发性感染。对于轻症的宝宝可以给予保守治疗,如抽吸或冲洗外耳道排出分泌物,应用消炎药等。对于重症患儿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减轻积液对耳部的压迫和避免听觉受损。

预防方面重点在于积极治疗急性鼻炎、咽炎及扁桃体炎,保持宝宝鼻腔及咽喉部通畅,减少细菌繁殖及防止感染;此外还应避免让宝宝长时间用力擤鼻涕,以防分泌物进入中耳。 家长们平时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清洗、勤换内衣裤,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孩子挖耳朵,特别是游泳或洗澡时防止污水进入耳内。

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以往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了。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目前可采用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或鼓室置管术,在彻底清除鼓室内积液的同时,还可以判断积液的性质,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病程延长,部分患儿可出现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如脑膜炎、颅内脓肿、硬膜外脓肿等,如果不予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耳朵畸形、听力损失乃至全聋;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留有后遗症状,如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