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肠道传染病是病因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常表现为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可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病症。 由于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并且喜欢到处乱摸乱碰,极易在不经意间接触到病原体,进而引发肠道感染。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肠道传染病有20余种,其中3种为细菌引起的,14种为病毒引起的,其余属于寄生虫引起的。
一、细菌性胃肠炎
(一)细菌性痢疾又叫菌痢,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特点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以及粘液脓血便。
(二)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发病快,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可伴有畏寒、高热及头晕、乏力等症状。
(三)伤寒是由伤寒杆菌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而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高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严重时会出现皮肤瘀斑、肠穿孔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
二、病毒性胃肠炎
(一)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在我国小儿腹泻病中占有重要地位,5岁以下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多、量也多,可为蛋花样、奶瓣样或清水样。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二)诺如病毒感染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毒性肠炎,好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三)食物中毒也是由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是因食用了被大肠杆菌等污染的食物导致。患者初期多有恶心、呕吐与腹泻,也可有发热与脱水表现,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