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学原因?
有调查显示,儿童中出现厌学比例高达88%。儿童出现厌学,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极其可怕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儿童厌学现象呢?
儿童厌学原因
“现在孩子上学,有的不是因为喜欢读书才去的,而是父母强令逼迫去的。有的学生读书的目标不明确,就是混个文凭,毫无兴趣可言”。心理专家说,这些不良动机和动机失衡,是造成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小时候的爱学习的孩子“改造”得不耐烦听一堂课。这些家长以“专家”自居,“指导”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面对这种压力,孩子只好放弃心爱的绘画、音乐、玩耍,去苦练那些他认为毫无用处的课本知识。
学习方法不当是另一个原因。有些孩子不求甚解,在学习上一知半解,学习时马虎草率,不求进步。还有一些孩子上课时不专心,未听懂课程后就盲目做作业,在没有听懂课程的前提下,凭自己的直觉和似是而非的理解,去解决试题,这当然会感到枯燥无味了。
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对青少年厌学心理的成因往往是重视不够的。有些教师不懂得“拔苗助长”反而会使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不懂教育心理学,教学缺乏艺术性,讲课条理性不强,内容繁难深苛,讲课词不达意,教学方法刻板、单调、死板,对那些行为反常学生不能作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不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够对症下药,有的甚至还会进行体罚和学生报复。
学生方面的原因。由于青少年自主性、独立性增强,追求独立个性,对什么都不愿意将就,缺乏灵活性,心理抗挫能力差,在学习中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误。考试可能一次失误,便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每门功课都得一百分才是合格的、好的。有的青少年不愿意在学习上与他人合作,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不可能超越自己,因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渐渐形成懒惰、依赖的心理。
学校人际关系紧张也是一个因素。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在同班同学当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小团体。成绩优秀的团体和成绩差团体,常常会有明显不同的心理独立性。如果成绩优秀的团体不受人欢迎,或是受人歧视,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就会变得孤僻、自卑、心理依赖,长此以往厌学或逃学。
家长对学校的过度期望
一些家长把未成年人看作是成年人,要求孩子与成年人参加同样的社会实践,过分期望孩子学习成绩进步,或者要求过高,使孩子产生“我做不到”的挫败感,丧失学习信心。
家长与学校的过度密切
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差的老年人,往往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孩子的身上,对孩子过度关心、过度依恋,不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生怕受到外界的伤害。学校则认为只有“抓”住孩子,才能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因而各种名目的考级、竞赛、兴趣班充斥学生的整日生活,从早到晚,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时间占了最大比率,学生失去了生活兴趣,兴趣只在电子游戏、网络、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