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是成语吗?
不是成语。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说的是天上的织女七姐妹偷偷下到人间洗澡,牛郎盗走织女的衣物,织女无法返回天庭,只能留在人间,后来他们两人结为夫妻,生了一儿一女,后王母为逼还织女,用仙簪画成银河限制牛郎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见一次。这个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战国中期的《诗经小雅大东》就有记载: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天上那个织女星,一整天都在移动,虽然一整天都在移动,却不能织出美丽的图案;牵牛星啊,也不能拉车。这里所说的织女和牵牛都是星星的名字。从《诗经》里的记载看,当时人们见到两个星星并没有将其看做是一对情侣,而是认为它们都是懒惰的星星,而且诗里还把他们当做负面教材教育妇女们。但是到《淮南子》的时候,牛郎和织女已经是“相去三河不得语也”。人们开始把这两颗星星想象成一对难相会的情侣了。西汉时期,织女、牵牛二星开始变成两个人,东汉时期,《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故名织女。天河之西有牵牛郎,牛郎只着一衣,遂不得过河。每至七夕,鹊辄迎织女过河,欢会一宵,来日复归河东”时,这个故事已经基本定型了。
后来,这个故事经过流传到宋代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牛郎织女这个民间传说在2006年5月20日以民间文学项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郎织女文化在山东沂源发展迅速,沂源因此成为“牛郎织女故乡”,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发源地”。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当地的“七夕牛郎织女 festival”热闹非凡,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