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八字怎么算?
一、什么是五行 五行为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指人类社会或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现象;还指相应的自然界中的五种现象。 2018年1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黑名单”,把“五行为金”“五行为木”“五行为火”“五行为水……”“五行八卦”等94条所谓带有迷信色彩词语禁止出现在电视剧中。
二、五行与方位的关系
《五行赋》记载道:“北为水、南为火”、“东为木、西为金”、“上为木、下为土”。根据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那么南方和北方的五行又是怎么样的呢?《五行赋》又载:“北为水、南为火;东为木、西为金……”由此我们可知南边是属火的,而北方是属水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东、南两方都是属于木,西方和北方都是五行属水。
三、五行与四季的关系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四季分配五行如下表所示:
春属东方,万物生长,故春属木;夏属南方,草木繁荣茂盛,所以夏也属火;长夏属中央(四维),五谷成熟,因此长夏属土;秋属西方,叶子凋落,所以说秋属金;冬属北方,天地闭藏,所以说冬天属水。 四、五行与时间的关系 在《黄帝八十一问》中记载了古人关于时间划分及时间的五行的关系,其中提到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八刻,一昼夜共一百刻,也就是说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另外古人在计时的时候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并且在这十二个字中包含五个“土字”和七个“金”字。在古人看来,一天的子时正好对应地支的第一个“土”字,这是“土生金”的开始,也就是所谓的“金气生,始萌芽”之意吧!
从上面的文字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可以拿来参考借鉴,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古人将时间与五行联系起来,而且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也给我们研究五行提供了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