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属什么五行属什么?
1、志字五行是火,出处见于康熙字典; 2、属土的字有:一、乙、丑、辰、未、戌、寅、午、卯、申、酉、亥等;二、戊、癸,详见详细释义。 附言:“十神”中的“比肩”、 “劫财”就是根据阳干遇阳干的地支组合而成的,即甲见甲(甲子的甲)、丙见丙(丙辰的丙)……年干为甲子,月支为丙辰,日干为戊或己,时干为丁或辛,这样的组合就符合这个定义了。另外,阳干所生的月份也是它对应的“伤官”之月。
附言二:十天干的五行属性是这样确定的:甲木生于正月,立春之后,阳气生发,故甲木为阳且旺,五行属性为“木”;乙木生于二月,气温上升,草木抽芽,故乙木属阴且旺,五行属性为“水”;丙火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处于当令状态,得令而旺,又因其五行属火,故无论生于何月皆以火论。
志在中医五行当中,归属于心、火。“志”是人体内脏的生理现象和变化而产生的,五志是五脏功能的一种升华,五脏通过心神的主宰和控制产生“志”。正常的五志对人体内脏有保护作用,可以维持人体内脏生理功能的正常和动态平衡。病理情况下,任何一种思维活动过度或不及等变化,引起体内阴阳失衡。五志是中医五行学说当中人的思想活动。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而这五种物质之间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保持一种生克制化的动态平衡关系,同时人体与自然界也是通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相互联系起来并构成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人的五脏是随着人的体质解体而消失的,但其在人体有生之年是不断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的运行,五志是随着五脏的消亡而消亡的。正常情况下,五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所谓生克制化是指五行的有序性,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同化: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乘、相侮是五行的太过和不及。五行学说是中医学论证的哲学基础,它把人体各处的密切关系,按五行各自的特性归纳为五个系统,认为五脏与五腑及其他组织器官构成有内在联系的功能系统。运用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规律及乘侮规律来论证和分析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及其变化,用来指导临床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