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是什么?
“三架马车”的理论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原话是这样的: 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增长有且只有三个来源:消费(即C)、投资和出口(即X)。
1. 消费。凯恩斯认为消费是由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倾向于多消费;同时凯恩斯也强调了效用对于消费的决定作用——当人们收入提高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以获得最大的满足,而不是只消费其中一部分而把剩下的作为储蓄。凯恩斯得出结论,消费是一国经济中的基础性增长因素。
2. 投资。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决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预期的收益率,二是风险大小。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率取决于资本的供求状况,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资本的供求曲线相交于均衡点E,此时经济的利率水平r=e。凯恩斯认为风险是对应预期收益的负值,风险越大,收益率应该越低。基于以上分析,凯恩斯得出了结论,投资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 出口。凯恩斯虽然没有专门讨论过出口问题,但认为扩大出口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这一观点却蕴含在他的理论之中。凯恩斯强调税收和信贷政策对消费的调节作用,主张减税、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凯恩斯的论述来看,他所说的税收实际上包括了一切阻碍消费的非主观因素,如担心失业、害怕通货膨胀等心理上的疑虑,因此所谓的减税其实是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顾虑,最终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同样,凯恩斯所谓的降低利率实际上是允许借贷资金成本下降,刺激居民的支出意愿,最终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凯恩斯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资源流向消费领域,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显然,凯恩斯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之上的,现实中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因此凯恩斯的理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