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前景多大?
2015年3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发[2015]5号)。 《纲要》提出,推动沿海港口群建设,完善布局,科学开发;构建安全高效的运输系统,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航运效率和安全系数;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积极开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有序发展核电,优化煤炭生产与消费布局。
这预示着我国将在未来更加重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发展,区域发展迎来全新战略机遇期,而有着“清洁能源之王”称号的核能在这一规划中自然受到重视。 在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高碳占比很大,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3%左右。
如果按现在的消费趋势发展下去,到2030年我国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增加一倍多。有专家指出,在各项减排措施中,控制化石燃料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应该是最有效的举措之一。因此有理由相信,包括核能在内的低碳新能源在未来的国家能源体系中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煤的直接液化和煤化工技术都还不能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在近年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但它们依然存在稳定性差的不足,而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稳定是第一重要的。作为清洁稳定的第二大化石能源,核能必然会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