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几五行属金?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中医典籍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最初源于《尚书·洪范》篇所记载的“五行说”,即“水、火、木、金、土”,后来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在中医古籍中,对五行的描述除了“水、火、木、金、土地”之外,还有“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春、夏、秋、冬、长夏”“风、热、暑、湿、燥、寒”“肝、心、脾、肺、肾”“怒、喜、思、悲、恐”等等。
在《黄帝内经》中,有“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在其表候,皆有法度”的记载,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都是有其规律可循的;也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论述。这是中医经典当中最早的关于四季养生的记载。
还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道,人百节通利,九窍血脉,皆有所充,真气内存,邪不可干(《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的说法。这里不但提出了“法于阴阳”的理念,而且指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随着大自然阴阳之气的变化,适应这种变化,就可以使“形与神俱”、“邪不可干”。
其实,在周易里,其实早就对数与五行做了论述。如《易•说卦传》曰:“参天两地而倚数”,《系辞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等。当然,五行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是象上述那样简单地描述。
那么数到底是如何对应五行的呢?其实有这样几个原则,第一就是单数配阳五行,双数配阴五行;第二,五数分阴阳,即1、3、5为阳数,对应阳五行,2、4、6、7、8、9、10为阴数,对应阴五行;第三,3乘以阴数,即3的倍数,配木;4乘以阳数,即4、8、16等配金;9的倍数配火;7乘以阳数配水(如7、14);1、5、10、20配土;第四,配数后的五行,如果被别的五行所克,则需加被克之数,直到无被克之数再止!(注:所有数字均指尾数)。
举例来说明就是:数字6,6为3的倍数,为木;再加克木的数2,得8,金;再加克金的数5,15(此数应为阳数,所以不是25,而是15),土;再加克土的数9,24=2+4=6=土。
再举例数字9来分析:9本即为9的倍数,为火;9为8的倍数,为金;再加克金的数5,16,在加上克木的数2,得18=1+8=9=火。
再举例数字8来分析:8为阳数,且8为4的倍数,为金,再加克金的数5,得15=1+5=6=木;6为3的倍数,为木,木数再加2,得8,金,金数再加5,得15=1+5=6=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