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破产吗?
最近,很多关于国企改制的问题。 今天我们聊聊国企业务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首先明确一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所以不论国有还是民营,其实都在为这个目标服务。只是企业的职能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有所侧重罢了。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石油行业火爆,很多国企改制成为合资企业或者民营控股企业。这种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把油卖出去,把钱收回来,多赚钱,早日实现全民富裕(当然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然而有的企业改革就引起争议了,比如钢铁行业的宝钢和武钢。有人就说,你们这改革干嘛,产能过剩那么厉害,你们搞两亿吨钢铁,我国人民多买个冰箱,少买个汽车,能节省多少资源啊。
这就是没有搞清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业务边界的问题了。武钢和宝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他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竞争(虽然也有竞争的作用),而是提供公共产品——这些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效益没有那么重要,甚至是没有经济疗效,需要大量投入,但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的。 但并不是说这些企业就不求效益了。对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效率、争取利润最大化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国资委主任李荣灿的回答: 企业改革要改到市场化为止,这个市场化不是说要让企业完全受市场调节。完全受市场调节会产生像欧美那些私人垄断企业一样的问题——因为市场是有成本的,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成本最后还是会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所以国有企业的市场化不是彻底的市场化。
我认为,目前阶段,国有企业的任务可以用16个字概括:“加强管理,降低费用,提高效益,减少腐败”,至于盈利也好,亏损也罢,都不是我们的目的。 至于有的朋友问,那如果一直亏怎么办?——我就问你,医院和你家隔壁的王二麻子家是不是都缺医生?如果是的话,那就是需要改进体制,增加效率的时候了;如果不是,而是大家都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医生还一大堆,那就不用改革了,浪费就浪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