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入确认过多?

杨元浩杨元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收入”是否已经确认,不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的,而是由企业确认的“收入”是否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来确定;如果一个交易或者事项在符合了收入的五个确定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收入,则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就不能违背这五个条件。否则,就存在多计收入的风险(例如,本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款项记入了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支出,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属于成本范畴,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务报表编制说明》中明确指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填列方法。

按营业利润加上应交税费后的数额填列。 即,先计算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金额,然后加上该金额,从而算出净利润。而营业税金及附加金额的确定,一般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乘以相应的税率计算得出。主营业务收入是多少,直接影响到各项税费的多少,进而影响营业利润乃至净利润的计算。

3、《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大的经济利益流入。 在日常活动中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确实会导致净资产的增加,这些流人企业的资金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记入“收入”账户,以使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下各要素的金额能够相互协调。 但《企业会准则应用指南-财务报表编制说明》中又明确给出了不属于收入的内容:下列项目不宜列为收入项:

①经营租赁取得的租金收入。

②债务重组收入.

③罚款收入等。

④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的收入。⑤因减少注册资本而收取的款项。⑥采取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溢价收入。⑦用现金收购非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股权所产生的溢价收人。⑧接受捐赠物发生的相关费用。⑨出售无形资产收到的款项减除其账面价值及其他相关费用后的余额

赵艳辉赵艳辉优质答主

存在企业收入确认过多这一问题,具体体现于:(1)本期产品的销售收入确认过多,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借方的发生额可以判断该问题;(2)企业将预收款项或客户未付款直接确认收入,这一问题可以依据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项目与损益表的“销售收入”项目的变动趋势的是否具有一致性进行判断。

存在企业收入确认过多的潜在的途径:在销售退回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虚构销售退回,通过冲回未发货的假销售的方式,增加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在确认收入时,并不要求实际发货,在存在销售退回可能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虚构销售退回制度,假发销售红字,退回未发货的虚假产品,从而达到虚构营业收入的目的。

存在企业收入确认过多的应对策略:(1)从收入审计中收入确认的适当性角度入手,通过询问和观察企业的销售业务流程,关注销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权利义务的相关约定,选取销售发票等适当方法,分析收入是否存在被人为调节的迹象。例如企业是否有提前或者推后销售收入,是否有重复计收入,是否有将预收账款或者客户的未付款项提前确认为营业收入等。(2)针对收入确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查找缺陷和弱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采取应对措施。例如企业内部的销售退回制度存在缺陷和漏洞,可以考虑加强该方面的内部控制,完善销售退回制度,将销售和发货以及开具销售发票的岗位进行分离。同时,要将所有销售发货单均纳入计算机系统,同时加强退货单的使用管制,对于有疑问的销售业务、已开发票、已退货的销售单据要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通过获取第三方证据等审计程序,对收入确认的真实性进行确认。(3)可以关注企业是否有业绩承诺、目标考核的要求,或者关注企业本期是否能够盈利,在企业面临业绩考核等关键时候是否能够如期完成指标,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考虑企业是否存在收入被调节的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