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代表么子生肖?
“天地之数”,出自《周易·乾》:“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扐以象闰月,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卦。”“大衍”就是大的排列组合,古人用于算命、卜卦,50是基数,去掉1不用,59用来做加法、减法运算,所以49是用来做乘法和除法的。 这里说的数其实是阴数和阳数(也就是现在的偶数和奇数),阴阳结合产生变化,形成了万物。
而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的排布正是阴阳五行在时间上的表达: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其中阴阳各六,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循环往复,这就是天干地支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来源。 那么为什么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里只有十一个成员呢? 这是因为地支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 “子午卯酉”四个地支叫“四时极点”,它同时属于上一个节气和下一个节气,如“子”同时属于小寒和大寒,“卯”同时属于惊蛰和春分。也就是说这四种情况下的子时,卯时等,时间上重复了,为了区分,把同一个时辰内重复的部分叫做“前一刻”和“后一刻”,这样每一个时候就有了两个称呼,比如“子”的前一刻为“子初”,后一刻为“子正”;“卯”的前一刻为“卯初”,后一刻为“卯正”。 这样就把24个小时均匀划分成了十二份。
同理,一天被平均成二十四份,每份两个小时就是为了配合十二地支每个都有六个层次,从子时到亥时每两小时为一节。 而二十四节气更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都有二十个节气,每个节气都刚好对应公历某月份某日或农历某年月日。 为了便于记录,人们给每一季都起了名字,分别是孟仲季,而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月”。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孟春”,最后一个节气称作“季冬”。从子月到季夏月,从小雪到大雪都是一个月里的两种情况,因此又有“中气”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