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有哪些副作用?
这个我要好好说道一下,因为最近看了太多这种文章。 先说观点,不管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副作用都是较为轻微的,不需要过度担忧。 但如果是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不当服药等情况,那么可能引起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药物中毒。
我们临床上常用的退烧药物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对乙酰氨基酚,另一类是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有很多制剂,其中最常见的是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散)。
除了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外,也可以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神经痛、肌肉痛、牙痛等。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起到降低高热病人的温度,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止痛效果。
对乙酰氨基酚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大多较轻。但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能出现肾小管坏死,如果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必须严格控制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及疗程,切勿超量服用或对乙酰氨基酚长期连续服用。
另外,对乙酰氨基酚不能与碱性药物、磺胺类药物及青霉素类药物联合应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3天后体温仍持续增高,应及时医院就诊,停用该药并更换治疗措施。
布洛芬也是临床常用的退热药物之一,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常用来缓解轻中度的急性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关节痛等。布洛芬的不良反应较少,长期服用也不易产生耐药性。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用该药,哺乳期妇女亦应避免使用,以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响。
患有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在服用布洛芬前应先咨询医生,并在医嘱下正确使用。
如果服用布洛芬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停止服药并及时就诊。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管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酚,虽然都属于非甾体消炎药,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两者作用的机理不同,所以不可以同时使用,也不可代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