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人靠什么赚钱?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概念,“天使”是指投资人的一种角色,而非特定的某个人或组织。我们讨论的“天使”一般指代“天使投资机构”(Angel Investor/Investors)。这些投资机构一般在融资规模上属于“小额”、“多元”,在资金投向方面更倾向于“早期”项目。 由于早期的创业公司普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成长潜力,且风险较大,因此其估值通常很难得到真正公允的体现;加之我国现阶段的投资市场不够成熟,很多投资项目从意向书签订到最终交割流程长达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给“天使”们获取合理收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基于上述原因,“天使”们的投资回报一般以“年化收益率”的形式体现。当然不同地方的天使机构可能有不同的运营模式,有些可能不要求所投企业上市,而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或者通过将所投企业卖给境外投资者来获取收益,这种模式下基金的“变现”相对容易一些。 但不论如何,“募资—投资—管理—退出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都会分摊至基金所投资的每一家企业身上,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对于现金流本来就不充裕的创业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国内对天使机构的监管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规划的指导意见》,二是各地方经贸委(经信委)发布的有关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尽管天使投资已被国家有关部门视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鼓励和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天使们往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以上是我根据问题写的相对长一点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