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和什么生肖有关?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由十一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 它们被分为四大组,每组有三个动物。人们经常用“鼠目寸光”“盲人骑瞎马”等成语来形容人愚蠢且不了解情况;而用“牛角挂书”“牛气冲天”来赞扬一个人勤奋好学且上进。在十二个生肖中,既无大凶,也无大吉的属象就是牛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说法呢?
1.“牛”字的甲骨文形状像一头正面站立的牛,且“牛”字为象形文字。其本义就是指牛。
2.《礼记·郊特牲》有言:“天地之性,人为贵;畜兽,羊为之长者。”意思是人身之高贵在于为人能够发明创造并且使用工具,而羊这类畜生是自然生长的,不会使用任何人工制造的简单工具(如筷子)。将“人”比“羊”尊贵的含义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就产生了“人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心”——我敬你是条汉子(牛)! 3. 古时人们用斗来量东西,一斗相当于现在的60升。而牛的体积约为0.5米×1米左右。古人将一斗谷子倒入牛背上的凹处让牛背负,当牛走到一定距离后,人站在旁边将斗中的粮食倒出来进行测量,这时会发现因牛背上凹处的尺寸大小不同导致每一斗的粮食用牛背上的凸出部分来衡量,由此来计算牛背的高度。
4. “辱没身价”“折福减寿”这些词汇中都有“辱”字,而古代“辱”的意思就是把人脸放在地上磨(擦),类似于现在的“踩脸”“落面子”,形容一个人很丢脸的贬义词。而牛在田地里劳作时如果脚陷进了泥里,整个身子就会低下来,头部随之抬起,就像被人“羞辱”了一样。所以“牛”和“辱”有关系也是有道理的。 5. 在传统戏曲中,除了净(花脸)外,其他角色都是戴面具表演的。由于面具大多色彩鲜明而且长相夸张,跟真人的表情差别较大。其中“牛魔王”的面具一般都是红色的而且面目狰狞。所以在一些场合也常用“面若涂炭,凶神恶煞”来形容一个人的面相丑陋而且性格暴躁。这也和“牛”扯上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