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有什么好玩的?
珞珈山水
1928年,为了纪念创建国立武汉大学的湖北省议员和教育家黄侃,也为了给山和水起个有文采的名字,武汉大学的教授们,特意请黄侃起了湖和山的名字。
黄侃想到了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历算著《周髀算经》中的一段话: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冬至之日晷,周径三丈二尺。冬至之日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其中的“周”是周天,即天体的球园。“周髀”是指冬至时日影最大,是周天的表衡。因为那时测日影的表杆被称为“髀”,因此得名周髀。“周”乃古时九州的总称,故“周”字有大之意,“周髀”一词有“天下大衡”之意。
“天下大衡”的意思,说起来很有气魄,黄侃便以“天下大衡”定为湖北新建立的、全国最好的大学的名字,但直接用“天下大衡”作校名既显得霸气不足,也不符合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黄侃先生是古文字学家,他用古文字“大衡”二字合成“珞”字,以“大水”二字合成“珈”字,将武汉大学依山傍水的地理形式也考虑在内。又以“珞珈”二字合为一词,作为学校所在地的名称。武汉大学的命名思想与北京大学的命意如出一辙。“珞珈”是“天下大衡”的谐音,与北京大学“天下之学在此”的隐意同属一个“大”字。
黄侃将山和湖的名字写好,放在了桌子的上位,说道:“这是老朽效法舜帝之举啊!”古人用“君”字来称呼父母和天子,黄侃以舜帝自比,这可见当时的黄侃已经病入膏肓了。他的“舜帝之举”就是将写有山水名的字表,放在了上位,表示自己将这两张纸作为命令和制书看,如同将治国诏书颁行天下,要大学里的人看到以后,遵行天下大衡的训诫,以使全国和天下的人才汇聚这个大学。在黄侃的建议下,以“珞珈”代替学堂周围的磨旗山以及东湖。
黄侃的这一提议,在国立武汉大学的教授会议中经过讨论,获得通过。学校决定将学堂后面的磨旗山以其字表“大水”两字合成的“珈”字命名为“珈山”,以此湖“大衡”两字合成的“珈”字命名湖为“珞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