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是什么生肖?
应该是“鼠”,因“子鼠”与“丑牛”相配。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上看过相关解释。 那是一本叫《东方杂志》的刊物(已停刊),其第18卷第5号(5月10日出版)上载有这篇《中国新姓氏大辞典序》,作者李君谦。文中指出: “今之所谓‘氏’者,古之所谓姓也;今之所谓‘姓’者,古之所谓氏也。二者不分,混而为一,且氏之部繁,姓之部寡,亦难固乎分。……《白虎通》说之云:‘姓者,生也,人奉祖先而祖有功矣。’《礼记·乐记》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世。’由是观之,姓者,生之本,氏者,生之续者也。……然则字者,名字之总称;姓、氏,二字非独指其母系。凡名字之形,或冠以姓,或冠以氏,无非取父母所赐之名及本生之原委耳。” 在上文中的后半部分,李先生还分别列出了不同姓氏所对应的动物,其中有“祁姓豕,陶唐氏牛,姜姓马,赢姓燕,姚姓猿,姬姓雉”等等,此外还有“子姓鸡,姒姓羊,高辛氏虎,颛顼氏熊”等。至于他所谓的“风姓鹏,奇姓燕”,想必是因为“凤”“风”相通的缘故。
看完这篇文章,再回头想想题目所说的那个问题,答案简直再明显不过——李先生的著作成书于一九三四年,而题目中所列的那个谜语,谜底“猪”字出现的时间最晚也不过明代,而且很可能还要更早。这个字的字形必然在李先生写作此文时还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现在再来看看“猪”字的演变历程,就会发现李先生的推断是多么正确!
清人吴其浚所作的《禽经》释文(收入张觉撰《吴氏本草》书中)中,“猪”字左边的部首已被注为“示”,但右部的笔画仍然较多,应属“犬”字旁。据此推测此字至迟在清代已写作“豬”了。然而我们现在的字典中都仍录有“豬”字未编入简体字时的繁体写法,即“豬”。
那么按照李先生的推论,“魚”字对应的动物就应是“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