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成语有哪些?
咬牙切齿
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
释义:切齿:牙咬得发出响声。形容极其仇视或痛恨。也指装出怒视的样子给人以 warning 或恐吓。
出处:《史记·韩世家》:“今公不如西韩而令之,天下共笑。”
成语典故:汉高祖刘邦得天下,论功室劳,依次分封功臣为王。同姓王封为大国,异姓王封为小国,名曰“郡王”,张良被封为”留侯“,食邑四千户。张良认为这样分封,异姓王是不服气的,将来必为患,因此推称多病,坚请辞封。汉高祖不允。张良再三请求,高祖无奈,便说道:“出一奇计,封子万户,不然,且待削平各封国之后吧。”张良问:“陛下觉得‘天下最可怕的是谁?”汉高祖道:'陛下平定乱世之初,若说起人所恐惧的,无过于韩信,他功高盖世,朕常怀之不安。现在把他调至京城,拜为伪齐王,他必定大喜。他到京之后,就立刻把他拿下,天下就不足为怕了。”高祖听了此计甚好,便派人征调韩信。韩信到京,果然被刘邦削去王号,降为淮阴侯封于留。
韩信不服,常称病不出,后来干脆密谋杀掉刘邦,夺回王位,怎奈密事泄漏,刘邦知晓,便把他处死。张良对刘邦道:“陛下除却一患。现在天下惟项伯一人,恐后更难制矣!”刘邦道:“我与项羽世代友好,项伯立功,我已封为射阳侯,岂有他哉?”张良道。’陛下不记成皋之围乎?项伯于太牢进刘邦,令项羽解围,刘邦免了一场屠戮,可项伯因此在楚军中威望大振。项羽屡败,都是由于君臣之间互不信任才导致惨败,而独听项伯一面之词,所以,将来项伯定会独掌楚国的。”刘邦听了张良的一席话,冷汗直浃后背,张良又道:“君王若不趁早下手,将生后患;但以现在之威势去擒捉项伯,又恐不稳,不如让项伯去镇守住楚地,就便借封国地处擒去,那就好办了。”刘邦也明白其中道理,所以便封项伯为淮东王。项伯大喜过望,率军至楚地。刘邦派使者追至数千里之外,假说汉高祖驾崩,召项伯入朝奔丧。项伯不知其中有诈,以为是天子召见,赶忙启程面圣,半途染了瘟疫,死于途中,后刘邦派人在楚地为项伯修了衣冠冢,以了后患,从此刘邦坐稳了天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