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学生活动?

利凤利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在一定场合下进行的某项工作;也指一定规模的实际行动”“通过有组织的具体行动把思想观念、理论等变成现实”,由此看来,活动不仅指向人的外在行为,更指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我们说的“活动”其实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经历或过程,二是指学生参与活动所获得的经验和感受。

一、活动课的意义(为什么开展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很通俗,但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们传授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获得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经历和学习体验就尤为重要。

二、课程与活动的关系(怎么样开展活动) 既然课堂以外的学习经历和学习体验这么重要,那么这些内容应该由谁来组织呢?学校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我个人的意见是学校尽量不做!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教师中心论”上,总是试图将学生禁锢在课堂里,用教师的权威去压制学生,用课堂的规矩去束缚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只注重了学生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由专业的机构来设计活动方案,由学校配合实施,这样既能保证活动质量,又能减轻学校负担。

三、活动内容的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值得开展) 好的活动应该遵循几个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因此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进行。

2.科学性原则 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差异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4.实践性原则 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应用于实践。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完成活动任务,从而获得理论指导下的亲身体验。

5.趣味性原则 张天蔚教授曾说过:“学生喜欢的老师就一定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愉快的情况下接受信息,其效率高,质量好,而且印象也深。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尽可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