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汤包哪里最好?
说起汤包,大家自然想到的是镇江的锅盖面与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却忽略了上海的汤包。其实,上海的汤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乾隆年间就有记载了(《调鼎集》),当时,有“薄皮包子”一菜,可见这种食品当时已有。 后来,有人把薄皮包子改成了薄皮汤饺,就是现在的汤包,在《调鼎集》中,薄皮汤饺也叫作“薄皮汤包”或“薄皮饺儿”。 至于用擀面杖擀制外皮,大概是受了四川担担面的影响。因为担担面里有一道工序就是用筷子压平面条,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会呈波浪形,很有特色,所以受到不少人的喜爱。
然而,受地域和食材的影响,各地的汤包味道都各不相同。以江苏为例,南京的鸭血粉丝汤比较清淡、细柔和;而镇江的锅盖面则偏酱香浓郁。再来说说上海,因为上海人不喜欢吃辣,而且食材也比较有限,上海汤包也是偏清淡口味。 不过,虽然说是“汤包”,但其实里面没有汤,倒是有鲜美的肉馅儿。做好的汤包头环状,像是盖子一样,因此得名“汤包”。在上海,卖汤包的店比比皆是,比较有名的是复兴东路上的“光明邨大酒家”,这里售卖的汤包分纯猪肉和虾仁两种口味,价格也不贵,一个只要4元。
如果想品尝最正宗的上海汤包,可以到青浦的朱家角古镇,在这里可以吃到价格亲民的生煎包,10元钱能买6只。 当然,来上海玩的话,也不能错过地道的本帮菜,上海汤包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