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为什么没有地铁?
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有没有钱和技不技术,而是在于政出多门、各管一块,协调困难。 以前是交通部门牵头搞地铁建设,但是地铁的审批权限在发改委手里,建设运营归建委主管。所以交通部门虽然负责拟订政策文件、制定规划方案,但是具体项目的立项还得发改委点头,而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的关键又在财政能不能负担造价成本(毕竟不是哪个地方都能像广州那样靠土地升值赚大钱的)。至于运营方面,之前一直由交通局负责管理,但很多地方的地铁都是由铁路局管理的,比如沈阳、长春这样。
而目前各地申报轨道交通的项目基本都过了一个难关——财政支出。一般来说,一个城市修建一条地铁,成本大概在100亿左右(不算征地费用)。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以省钱的办法,比如采用明挖法施工就不需要买盾构机设备,但是工期比较长;采用盾构法施工尽管初期投入比较高,但是节约了土方外运和养护的费用,整体算下来可能反而节省开支。
另外就是运营成本,据说是每公里2.7亿元/年。不过这都基于正常情况下,如果发生像地震这样的不可抗力造成事故或者严重延误造成的损失,那就另说了。
以杭州为例,修一条地铁大概要花240亿(杭州地铁5号线),而每年光是运营费用就要6亿左右。对于一般城市来说,地铁建成后平均每一天的运转成本大约为30-50万元。 这么贵的东西,对于普通地方来说确实很难负担。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即使有地铁规划,因为资金问题也是一拖再拖。而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即便没有地铁,为了促进交通方便也会自掏腰包修地铁。比如苏州,虽然GDP和人口都比东莞高,但是地铁修建却远不如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