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4属什么生肖?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五行生辰八字中所说的“地支”其实属于古人虚构的产物,它并不真实存在,因为地不存在支。 地支实际上是古人把一天24小时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段,每段表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钟头的的时间。也就是说,古人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用天干地支表示时间,以干支计算时间,每两天为一个周期循环。其中子时指的是现在的23点到1点,丑时就是1点到3点以此类推。 这种计时方法产生了六十个时间点,但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是严格按照子午线运动的,因此产生了偏差,每一个时间点对应的时间不是固定的,相差约一小时二十三分钟。而且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也不是严格按正东或正西方向运动产生的偏差,同样每一时间点所对应的日期也不固定,相差约一天零一个小时。为了准确描述这一过程古人建立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之间相差十天(实际农历每年只有90天)。
随着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偏差的累积,某一天某一时间点可能出现在前一天的末尾也有可能出现在后一天的起始,或者出现在这一天中的任意时刻,而这一天中同一时刻出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几率很小。古人发现了这个现象并把这个作为划分日期的依据,于是出现了“昨天”“今天”“明天”和“昨日”、“今日”、“明日”这样的词汇;并且根据这种现象制定了阴阳历,用闰月的方式使农历的时间与公历的时间尽量接近。 而你说的五行的土,实际上是指长夏(农历四五月)这个季节,它对应着人体脾胃的功能。
金木水火土本来是没有属性的,所谓的土属性只是古代人划分四季的方法之一罢了。另外三种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指气候干湿,热寒。干季(秋季)温凉,雨季(春季)温湿,冰雪季(冬季)寒冷。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与现在的气象学季节不同,现在气象学的春秋季更符合公历的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古代气象学春天的定义要晚于近代。因为立春冬至这些节气是根据公历推算的,而我国古代主要依靠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