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代表什么生肖?
俞这个姓氏,可算是个大姓,历史悠久。 关于俞姓的起源,据《姓氏考略》所载,周武王封功臣吕尚(姜太公)于齐,以营丘,号为“齐侯”。春秋时,齐侯的儿子字伯僖,其后裔有人食采于俞山之阳,其后子孙以其居处为名,称俞氏。 另一说,上古夏禹之时,帝舜任命禹为司空,治水有功,封其在虞地(今山西永济东南),后人以邑名为姓,称为虞氏;至商纣时,舜的后人诸侯爵为司马,其封地在晋水(在今山西省境内),人称司马氏;周朝初年,此支司马氏的一支受封于俞邑(在今河南许昌),遂改姓俞氏。
以上二说,虽各述源流,但实则同一来源。皆认为俞氏系出姬姓,其先祖出自周武王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可见,俞氏世世代代都是显贵的中原贵族。 春秋时,楚国的太子熊章,因其母曰姒,故亦姓姒;又因太子是国君之子,故又称蚡冒。他继位后,为了纪念母亲,便去姒姓复姓姜氏,称平王。他的后代有的又以国名楚为姓,有的则以王父之名为姓,称蚡冒氏。后来,这些姓渐渐简化,就成了今天的姓氏。 到了战国末年,秦灭诸侯,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封郡守,设县长,以统治全国。秦始皇认为自己的皇位传自舜帝,舜帝的祖先尧帝姓唐,于是命令天下的百姓一律姓唐。这样,原来许多不同姓的姓氏就变成了同一个姓氏了。
汉朝建立后,刘邦根据“约法三章”中的“毋杀士大夫”和“毋虐老寡”等规定,分别赐给功臣们“赤绂”、“衮冕”等尊贵服装,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穿朱红色的衣服,而大臣们只能穿红色的服装。这样,人们就以衣服的颜色作为姓氏,成了汉人的姓氏。
隋唐时期,社会开放,胡夷之风日盛,许多人取汉姓之外,复姓或改姓少数民族姓名。宋朝建立之后,为了表示与汉人的区别,皇帝下诏禁止鲜卑、突厥、回鹘、于阗等国的人复姓或改姓,只准保留本民族原有的姓氏。
生肖就是十二属相,是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伴随终生的,以生肖纪年和用十二生肖代表每个人出生的年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俞是十二生肖名的简称。
马属于奇蹄目、马科,是由同一祖先经过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演变分化而产生的。在北极冻土带,曾发现过5000万年前的马的祖先化石,名为原蹄兽。身体仅有兔子般大小,只有4个趾,生活在水边,以水生植物为食。
到了4000万年前,地壳逐渐隆起为丘陵,水生植物骤减,但沼泽草地仍有残存。
这时原蹄兽分化为两种,一种向适应山地生活方向进化,演变分化为奇蹄目中的貘和犀牛;另一种继续生活在草地、沼泽地,趾变得更长,三、四趾承担体重,其他趾退化,身体也比原来大,如始新马。
此后,地壳继续抬升为高山和高原,高山和高原的出现阻隔了气候变化,高山阻挡了暖湿气流,山的北坡和南坡,气候差异很大:北坡雨少干燥,草地增加,变得特别肥沃;南坡雨多,潮湿、炎热,原生植被被破坏,沼泽、草地越来越少,因此始新马也发生分化:一种向适应北坡方向进化;一种向适应南坡方向进化。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向适应南坡方向进化的始新马,因无适宜的环境而灭绝了;向适应北坡方向进化的始新马,因吃的草又肥又多,体质越来越好,到距今2000万年前就进化成渐新马,这时三趾着地,外形像驴,在草原上奔跑,跑得比原来快,但体内的横膈肌发育异常,影响了呼吸机能。在以后的进化过程中,身体变得越来越长、越高大,牙齿的咬合面变得越来越宽阔适于嚼干草,到距今500万年前,终于进化成了现代的马。在距今160万年前和80万年前,北美洲曾出现过两次大冰期,寒冷的气候促使北美的马在1万年前左右全部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马的原因。在距今2000万年,有一部分渐新马向南越过了当时没有海水的巴拿马地峡,进入南美洲,成为南美洲的主人,与那里的土生动物相伴生活。另一部分渐新马在300万年前向北进入亚欧大陆,形成这里的马类。进入欧亚大陆的马,主要是在草原上生活,因而不断地向高大、善跑和对抗低温、严寒方向进化,到了15世纪和16世纪,被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带回老家,成为现在著名的西班牙鞍马和英国纯种跑马(17世纪初选育成功)。现在的世界上有150多个改良马品种,都是从英国纯种跑马繁育而成。
马的进化的具体历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