榣柱有什么作用?
《黄帝内经》有“五运六气”,分天干地支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支,构成60组干支组合,用以记载年、月、日的顺序,每一年都是不一样的,甲子年是第一组,乙丑年是第二组……以此类推。 每一个组合,都包含阴历的每月日期,和阳历的每周干支。比如今年农历二月,从惊蛰到清明,就是丙辰月,其干支是丙辰(阳),其中含有30天,再减去1日(春分),就是29天。又因为每个月都有三个节气,所以每个月都要去掉一天,这样每年才会保持354天的恒数(实际是一年365.2422天)。而每个周,则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循环一次。 这样通过干支记录日子,就避免了公历农历同时使用造成计算上的混乱。
而《山海经》很多原文,都是将天干地支合并使用来纪年的,这种纪年方式,在现在来看是很困难的,因此就需要研究者做进一步的工作。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涉及天干的地支单独提出来,然后进行对比研究,看其中的天干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结果是可行的。 当然这样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研究者个人的理解色彩。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另外需要说的一点是,现在通鉴学界的观点认为《汉书·律曆志》所载刘歆《三统历》中的「太岁」指的是现在的「恒星岁差」。这一观点被广泛引用,例如李零《中国天文史》、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等。(引文地址)我看了一些资料,也是这么写的。但是我个人对此持怀疑态度,理由如下:
1、《汉书·律曆志》中,「太岁」前一句话是「右列星度与五星所会」,下文则是关于五大行星和岁星的运行度数;这里提到的「太岁」,明显就是指的地球公转轨道运动的周期——这一年。这跟后面所述的「五星」并不矛盾,因为在同一组干支记年中,春节的位置是会变化的。
2、唐朝卢肇编撰的《麟台文字》收录了唐玄宗亲自制作的《大唐开元占经》,该书首篇《五星占》开篇明言:「今人但知五星自东向西顺行,不知五星本自西北向东南行。」可见唐人对五星的运行方向是知道的。如果刘歆的《三统历》中的『太岁』确实是指今天的『恒星岁差』的话,那么唐人就应该是知道的,然而事实上唐人并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3、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余观司马光《资治通鉴》,凡述史事,必以太岁日在,甚谨。」(引文地址)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非常重视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干支记年的第1天)这一天,并详细记载了这一天发生的事件,这与『太岁』指代的是新年第一天正合适。而且如果按现代的观点,把『太岁』理解为今天的「恒星岁差」的话,那么这种用法至少是从宋朝才开始有的。(宋之前的史料我没有看到过相关表述。)
综上,我倾向于是汉朝人以现代的概念误解了自己的原意而造成了这种错误。 (注:因为百度知道不让留邮 箱,所以我只能把相关资料放到我的博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