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祝希娟现在如何?
谢邀 祝老师是我非常喜欢和敬重的一位演员,《杜鹃花》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电影之一。虽然后来也看过一些她的作品(《红色娘子军》、《小街》等),但总觉得她在《杜鹃花》中饰演的向晴的性格更接近我的理想类型:善良、倔强的象春天里的杜鹃花一样美丽、勇敢而又坚忍不拔。也许她的外貌并不完美——鼻头有些大,脸也有点儿圆,不过这让她看起来比那些银幕上看起来“漂亮”的演员更具特色且更可信! 当年她因为在这部剧中出色的表演而获得了文化部的奖励,从此走上了自己的演艺之路。在以后的岁月中,她还相继出演了《青春之歌》(很可惜的是我没看过这一版本,只听过原著)、《野火春风》、《流亡大学》等影片,并多次受邀参加电影节的影展活动,如巴黎、东京、旧金山等;她还参加了上海、重庆等地举办的“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活动”,并在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列……
今年三月,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里还举办了一次以她为展览主题的“光影印记——祝希娟从影60周年艺术成就展”,展出了包括导演、编剧、制片人的手迹,以及她和这些业界名人往来信件、合影等等,丰富多彩,充满往事的回忆。我因为有事未能前往参观,不过在展出的一个月前,即二月初,我有机会和这位遥远的老戏骨见了面。
那天是2月1日,恰逢春节放假,我和师兄妹几人专程乘火车来到北京电影学院,想看看这座校园,再顺便拜访一下祝老师。当我们来到学院大门外时,正巧遇见刚从日本回来参加影展的祝老师,身旁还有几位和她一起从影的艺术家,我忙上前打招呼,并请师妹替我们拍下照片留念。虽然彼此认识的时间已很久远,但是再次见面还是觉得分外亲切。
交谈中得知,祝老师近来身体健朗,每天还坚持练太极和看书,并一直惦记着要把自己的作品集出版问世,以此作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个小结。当我说到自己是浙江人时,忽然感到一股故乡的亲切之情油然而生,连话也都多了起来——祝老师很喜欢江南,曾说“杭州是个有味道的城市”;而当谈到她年轻时去陕北体验生活的经历时,她的言语中又充满了对黄土高原的向往——“那里的人真好,对我很好……” 我笑着问她是否记得我,她说自然是不记得的了,不过却记得我以前送给过她一幅字,上面写着“丹青妙手”四个大字。其实那幅字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这是我后来补上的。
这次见面时间很短,但是很高兴能见到一个多年未见的故人,而且她很健康、精神奕奕,这让我很欣喜。临走的时候,我送了她一本刚刚出版的专著,希望她能喜欢。